来自奥地利国宝级艺术家玛莎·琼沃斯首次在中国举办个展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月27日报道:有着奥地利国宝级艺术家之称的玛莎·琼沃斯在中国的首次美术馆个展——“玛莎·琼沃斯”即将于2月1日大年初四在龙美术馆开展,并将持续至4月13日。

玛莎·琼沃斯1940年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在此生活与工作至今。她以独特的绘画方式成为战后奥地利艺坛的关键角色,在国际享誉盛名。

2010年,阿尔伯特·厄伦在埃索美术馆策划的展览中重点展出了她的作品。随后,她在各大艺术机构相继举办展览,包括克雷姆斯美术馆、杜塞尔多夫美术馆和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等。2021年,琼沃斯荣获大奥地利国家奖,这是奥地利共和国授予艺术领域杰出人士的最高荣誉。

现场展出的21幅精选油画作品都曾在欧洲各大机构广泛展出,广受赞誉。

可以看到,玛莎·琼沃斯的作品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取材广泛,从个人际遇、回忆、旅行到文学、时事和艺术史,均有涉及。她用油画与水彩创作捕捉转瞬即逝的个人记忆,从猿猴形象、特洛伊木马到柬埔寨旅行的回忆,展出作品反映了琼沃斯视觉参考素材之广。

琼沃斯也向艺术史和对她的艺术创作实践有影响的古典名作致敬。展览中展出的两组作品,灵感来自弗朗西斯科·戈雅著名的《羊头和肋骨静物》和《狗》(约1819-1823)。琼沃斯还参考了法国现代主义画家爱德华·马奈的作品,本次展出的两幅大型作品皆取材于他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的标志性画作《芦笋》(1880年)。

与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出现的极简主义和概念主义的理性原则相反,琼沃斯的绘画以身体为基础,紧密地观察她的内心和周遭世界。每幅作品都从单一的“斑块”色彩开始,有时,笔触会在充满激情的条纹、涂抹和飞溅的颜色“瀑布”中迅速累积成“色彩之星座”。她的画作甚至带有她移动的痕迹:指痕、划痕甚至鞋印,都是艺术家自身存在的亲密标识。

“我的艺术像一本日记,具有地震仪般的特质。”琼沃斯表示,“那是我的创作方法。我的作品全部与自己相关。绘画是贯穿我身体的运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