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
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最新评估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底,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城区地下水压采量超过30亿立方米,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浅层地下水总体达到采补平衡。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涉及海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内的北京,天津,河北,江苏,山东,河南6省市,区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人口密集,经济比较发达,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以前,受水区长期依靠超采地下水维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区域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引发生态系统退化,地质灾害,海水入侵等生态环境和地质问题,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3年,国务院批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明确到2020年压减城区地下水超采量22亿立方米,基本实现城区地下水采补平衡。
评估结果显示,自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至2020年底,受水区城区累计压减地下水开采量30.17亿立方米2018年至2020年,北京,河北等6省市受水区浅层地下水水位基本保持稳定
2018年以来,通过实施生态补水等举措,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补水河湖沿线有水河长和水面面积,分别较补水前增加967公里和348平方公里,补水河道周边10公里范围内浅层地下水水位同比上升0.42米,地下水储量得到有效补充。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慧水务是实现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王浩带领团队针对中线工程采用明渠导致的调水控制要求高,调节容积小,连调难度大等难题,探索建立透明感知体系,研发智能调度模型,开发数字化管控平台,有效保障了工程安全有序运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