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日经济金融合作,金融街论坛年会这场分论坛释放重要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
中日资本市场合作是两国经济金融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促进经济融合、深化金融互通的重大使命,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更好地促进两国金融界的深度交流,推进中日金融市场之间的互信与合作?
10月18日,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中日经济金融合作:深化经济金融合作、共谋未来发展蓝图”平行论坛上,多位与会嘉宾围绕当前中日经济金融热点话题,通过共享成功经验、探讨合作模式、分析未来趋势,挖掘携手合作、创新发展的新机遇。此场平行论坛由中信建投证券与株式会社大和证券集团总公司联合承办。
株式会社大和证券集团总公司会长中田诚司在致辞中表示,大和证券集团长期以来专注于相关金融行业,自2020年落户北京、设立大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来,积极提供相关的证券服务。
中信建投证券董事长王常青表示,中日两国在全球经济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科技创新、绿色经济等多个领域拥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和互补优势。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两国可以深化绿色低碳合作,共享技术与政策经验,共同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中日经济金融合作有着非常好的基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大批日本金融机构和日资企业来到中国设立分支机构,为包括证券交易制度在内的中国金融经济制度设计做出重要贡献。多位与会专家围绕“中日资本市场合作的巨大潜力”发表了精彩观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指出,应对老龄化、发展银发经济、实现健康养老,是中日两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中日两国老年人在医疗保健、养老服务、金融产品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为金融促进银发经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他建议,可通过加快金融创新与融合、加强资本市场合作、促进银发经济产业链融合、推动金融科技应用和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等多方面入手,共同推动银发经济的健康发展。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讲席教授佟家栋强调,中日韩产业合作的空间极为广阔,中日韩价值链重构具有深厚的基础。目前,日本急需进行产业转移,韩国急于摆脱狭小国内市场的制约,中国大量传统产业正在转型升级,三国不断深化合作,将为彼此,甚至整个亚洲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和巨大的收益。同时,在即将到来的智能数字社会,东北亚的合作将从贸易往来,逐渐向互联网、移动支付、区块链等高科技领域合作延伸,加强共同研发和推广,实现创新交流,避免无序竞争。中日韩三国在智能制造、5G网络、AI、大数据、区块链等方面,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
此外,日本金融厅参事官柴田聪、日本银行国际局参事役片冈雅彦、日本证券交易所集团执行役吉田正纪、株式会社大和综研副理事长熊谷亮丸也围绕中日合作话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亚太合作倡议机构资深研究员德地立人、大和证券首席策略师阿部健儿及太阳油墨有限公司董事三岛大辅等专家们就“中日经济资本市场共同面临的挑战——协同合作的可能性”主题进行了对话交流。圆桌对话由中信建投证券执行董事、执委会委员邹迎光主持。
杨伯江表示,中国企业在对日投资时应进一步关注地方振兴。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东亚,普遍存在超大城市圈现象,这使得地方开发水平与首都圈和大都市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除了经济合理性外,政策因素也在积极推动地方开发。今年6月份,日本宣布启动四个“金融与资产运用特区”,分别设在东京、大阪、福冈和北海道,其着眼点一是对国家整体经济的拉动;二是地方振兴,把金融资本投资和地方振兴结合起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重大机遇。
黄文涛提到,中国宏观经济正在处在一个转折期,之前是高速度增长,目前是高质量发展。这个重大的转折要经历一个时间段。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和调整升级是主要特点。对于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经济增长,他持乐观的判断,表示中国今年有望完成5%左右的增长目标。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