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快充技术平权将至:普及加速,挑战犹存
超快充技术平权曙光乍现,普及加速趋势凸显,而挑战依然如影随形
随着电动汽车普及步入深水区,解决补能焦虑成为车企面临的核心难题。超充,作为车企对抗补能焦虑、提升纯电车型销量的重要途径,正逐渐成为行业焦点。进入 2025 年,5C、6C 甚至 10C 超快充技术纷纷推向市场,引发行业热烈讨论,消费者 “充电像加油一样快” 的美好期待正逐步成为现实。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期间,巨湾技研总裁裴锋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指出:“据我们统计,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时最担忧的就是补能焦虑,也就是充电便捷性问题。超充是广大用户的刚性需求,一直以来都客观存在。”
当下,众多主机厂都在积极推出超快充车型,小鹏、传祺、比亚迪、鸿蒙智行等均在其中。例如,尊界 S800 车型配套的巨鲸电池有增程版和纯电版。增程版的 6C 高压增程电池包容量 65kWh,电量从 10% 充至 80% 仅需 10.5 分钟;纯电版的 5C 纯电电池包容量 97kWh,同样从 10% 充至 80% 也只需 12 分钟。3 月 17 日,比亚迪举办 “兆瓦闪充,油电同速” 发布会,现场展示汉 L 从 7% 充至 62% 仅耗时 5 分钟。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宣布,搭载超级 e 平台的比亚迪车型支持 1000V 电压、1000A 电流,实现 1 兆瓦充电功率以及 10C 的充电倍率。这里的 C 代表电池充放电倍率,1C 指用 1 小时将电池从 100% 放电至 0% 所用的电流值,简单理解,C 的系数越大,充电速度越快。裴锋介绍,2018 年国际上推出 XFC 极速快充定义,0% - 80% 充电时间在 10 分钟内即为超快充,换算下来,15 分钟对应 3C,10 分钟内对应 6C。巨湾技研早在 2022 年就推出 0% - 80% 充电只需 10 分钟以内的技术并实现量产。裴锋强调:“比亚迪上周推出峰值 10C,从 5% 充到 61% 平均 6.7C,与我们 2022 年量产电池速度相当,但我们的范围更宽,7.5 分钟就能做到 0% - 80%。” 今年,小鹏汽车发布的小鹏新 G6、G9 同时标配 5C 超充 AI 电池,首次将 5C 超快充技术带入 20 万级价位。裴锋认为:“随着主机厂和基础设施不断普及,超快充将迅速渗透到用户端,今年会迎来爆发期,比亚迪技术和产品的发布就是标志。如今已进入超快充技术平权时代,超快充不再是高端车型专属,普通中端甚至低端车型也将标配,人人都能享受。”
然而,超快充普及仍面临两大关键问题。裴锋提到,一是基础设施端超快充桩的普及。国家在 2023 年 9 月制定超快充硬件标准,2024 年 12 月制定软件标准,2024 年华为进入超快充领域推动了生态发展,巨湾技研 2022 年成立电动汽车产业极速充电联盟助力生态建设,但超快充桩的普及仍是影响超快充推广的关键。二是供给端需提供足够优质的超快充动力电池。超快充电池在结构、工艺上与普通动力电池不同,以往动力电池产能多为普通产能,如何新建或改造产能,在供给端提供充足优质产品成为另一关键。此外,价格也是重要因素。裴锋表示:“现在巨湾的超快充电池比普通电池仅贵 5% - 10%。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对超快充电池成本规划是比普通快充电池贵 1 倍,但若贵 1 倍,普及速度会受影响,如今巨湾做到只贵 5%,相信普及速度会越来越快。” 目前,随着华为进入超快充生态,小鹏、尊界、传祺、比亚迪等超快充车型相继发布,越来越多用户体验到超快充的便捷。在乘用车 C 端市场,超快充带来的体验直观明显:以往充电 1 小时,现在 10 分钟就能完成。裴锋认为:“超快充技术反映用户需求,由用户决定技术走向,发展会非常迅速。它已成为消费趋势,让用户感受科技进步。超快充天然与高科技、高端产品和体验相结合,其发展速度如同新能源汽车用户渗透率发展曲线,一旦超过 5% 的拐点,3 - 5 年就能过半。”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