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季家长焦虑情绪“升温”莫培养出“焦虑型”孩子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5月17日报道:又到升学季,和气温一起上升的还有家长们的焦虑情绪。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不由自主的“高期盼”往往会给孩子传递压力。专家提醒,在健康的人格面前一切都是“浮云”,家长要放大格局培养一个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每天关注孩子“能考几分”、“能不能进入名校”反而适得其反。
孩子要中考妈妈整晚睡不着
孩子马上要中考了,考不上高中怎么办?考不上高中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秦女士每晚都被这些问题“折磨”,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反反复复,甚至出现胸闷、气短等情况。随着孩子中考的临近,这样的症状越来越明显。然而孩子却似乎并不领情,吃饭时想叮嘱几句,孩子竟会不耐烦地顶嘴。
为孩子的将来做打算是每个家长的“功课”,但孩子的升学问题有些家长考虑得有点早。有着一对双胞胎儿子的许先生现在已经开始留意上海各区的公办学校排名,根据网上的“攻略”,他掌握了徐汇、黄浦、长宁等区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学校排名,并能熟练地背出每一所学校对口的学区房,比对价格和房型成了他最近的首要任务,而他的孩子其实只有一岁。
脸上“写满”焦虑,秦女士、许先生这样的爸爸妈妈在上海并不罕见。此前,一项高校研究调查显示,约80%的家长会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产生焦虑情绪,数字之大令人乍舌。从事了20年一线教育心理研究的心理咨询专家陶炎说,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期待过高,不仅仅是家长,学校的教师、校长也常常会因为分数、排名、升学率等因素影响,产生焦虑情绪,而孩子就会像海绵一样,把这些焦虑情绪吸收。
“唯分数论”养出焦虑型孩子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教育部门明令禁止学校对孩子的成绩进行排名,但不少家长为了摸清孩子的情况,会在暗中“较劲”,这其中,班级的微信群往往成为传递焦虑的窗口。“老师把学生的考试成绩等级表隐去名字发到群里,家长就可以通过学号了解孩子的排名,表面上是保护了孩子的隐私,其实大家都清楚,看到其他孩子成绩比自己孩子好,多少会有点紧张。”一名家长向记者诉苦。
在日常的工作中,陶炎经常会遇到家长和学生的求助,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求助对象往往是到了问题严重时才会想到心理咨询,而此时只通过心理咨询已经无法帮助到求助人。“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现焦虑情绪的时候不当回事,等到孩子厌学了,不想读书了,甚至出现轻生念头了才来咨询,这时候就很难做一个简单的处理。”陶炎说,“我们只能把咨询人转到专科医院,除了放松疗法,还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作为上海市家庭教育讲师团专家,陶炎经常会去学校给家长和教师作心理辅导讲座。“课一讲完,家长们就冲过来提问咨询,其实他们都是非常需要心理咨询的。”陶炎说,“现在说到升学,绝大部分家长看中的其实还是孩子能考几分,随着孩子的年级升高,家长们就越发焦虑,这些不良情绪会潜移默化地传递到孩子身上,往往使得孩子的情绪、认知都出现问题。”
孩子上学后,亲密的亲子关系就更难建立了。这是很多家长心中的困惑。对此,专家建议,在育儿观上,家长一定要放大格局,甚至需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我们需要是一个有人际交往能力、健全性格、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一味追求考分和名校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没有帮助,严重地甚至危害孩子身体健康,也丧失了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影响力和地位。”陶炎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