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一份来自富春山居的快递,请查收
丨富春山下的隐逸之地丨

-风物君语 -
《向往的生活》第二季又引起一阵热议
黄老师没有盼来期望中的马尔代夫
而是转战浙江桐庐
节目的初心是远离都市的喧嚣
归园田居
回归最本真的生活方式
照此说来
桐庐当真是不二选择
▼

桐庐是杭州市下属的一个县,地方不大,却拥有无限风光。这里正处在东南丘陵伸向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富春江穿城而过,江岸边山峦叠嶂,桐庐就端坐在这么一个动静皆宜,山环水绕的绝佳地理位置。

桐庐的生活是可以很慢的。本地人知足常乐,只要在自己最爱的那家面馆吃一碗面,舀上一勺鲜辣无双的本地辣酱,已足够使人下决心终老桐庐。闲适的生活也吸引着外地人慕名而来,选一处心仪的民宿,小住几日,洗一洗浑身繁忙职场上的征尘。

有趣的是,享受慢生活的桐庐人,最出名的营生却是快递业这个全国最繁忙的行业之一。2017年,中国快递业共发送400亿次包裹,其中的主力军“三通一达”皆出自桐庐,这里也因此被称作“中国民营快递之乡”。桐庐还有着大大小小的信封、快递袋工厂为快递公司提供配套服务。每次我们在大喊“剁手”的时候,一定有着这座小城的“推波助澜”。
无论是慢生活还是快递业,都是桐庐身上最鲜明的标签。仅凭几个标签,没人敢说自己对桐庐了如指掌。不过,范仲淹却大胆地给桐庐下了定义——潇洒桐庐。诚不我欺,唯有潇洒,才是真正的桐庐,才是真正的向往的生活。
潇洒,是桐庐的基因
说起桐庐,有一个人是无法绕开的,他就是严子陵。
在他生活的汉代,桐庐还叫桐溪,隶属富春县。他与尚未发迹的光武帝刘秀是同学,年轻时就以才华横溢闻名乡里。刘秀建立东汉之后,邀请老同学出山相助。他却改名换姓,隐居于富春山。刘秀请他入宫叙旧,聊至深夜就同榻而眠,严子陵竟大大咧咧地把脚放在了皇帝的肚子上。再次相邀,刘秀得到的又是拒绝的答案。


严子陵钓台。
严子陵回到富春山,安心地做一个垂钓的渔翁。他垂钓的地方就是严陵濑,垂钓时坐的巨石就是严子陵钓台。不慕荣利,甘为潇洒一隐士的严子陵,为桐庐的性格奠定了回响千年的基调。

《富春大岭图》实景地——桐庐旧县合岭村。
宋朝,桐庐归属睦州,范仲淹来到这里出任知州。他走遍这里的山山水水,看尽人情世故,留下了《潇洒桐庐郡·十绝》。在范仲淹眼里,桐庐让人忘忧,“开轩即解颜”;因“春山半是茶”,处处飘散着茶园的清新气息;桐庐“千家起画楼”,自然是富庶之地;“江山如不胜,光武肯教来”,正是桐庐的景致让刘秀放弃了请严子陵入仕。或许桐庐与严子陵的潇洒,冥冥中是一种互相成全的关系。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
元代,另一位独具慧眼的潇洒名士来到了富春山,他将用自己的妙笔,描绘出此地的绝妙美景。黄公望,是全真派的道士,也是极具天赋的画家。彼时,他居住的富春山已有了严陵山的别名。眼中是富春山色,脑海中是严子陵的逸情,他勾勒出了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纵情山水,是中国士文化潇洒一面的最佳注脚。桐庐亦然,若没有这山水,桐庐的潇洒该何以自处呢?
无声诗与有声画
在国人眼中,富春山与富春江,比桐庐的名气要大得多。南朝吴均对这里的描述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新安江与兰江于梅城交汇而成富春江,在桐庐县城面前奔流而过,林木葱郁的桐君山与桐庐隔江相望,叫做风水宝地该是不为过的。
七里泷,起于桐庐钓台,止于建德梅城。因乌龙峡、子胥峡、子陵峡的存在而号称“小三峡”,这是富春江最美的一段。中国的山水,若没有诗词的加持,是不完整的。苏轼将一切赞美浓缩为“重重似画,曲曲如屏”;吴师道爱的是烟雨朦胧,“江霏山气生白烟,忽如飞雨洒我船”;清人刘嗣绾则给历朝文人墨客做了个总结:“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桐庐山村一瞥。

红曲酒是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莪山,畲族人家家都会用天然植物与籼米酿造这种传承了数百年的佳酿。
山水美景带给桐庐的并不仅仅是诗情画意。面山背水的险要之地,当然躲不过野心家的觊觎。北宋末年,方腊盘踞于江南,睦州是他最重要的据点之一。富春江沟通浙江、安徽两省,睦州正扼守于此。北可威胁杭州,南可进取歙州,桐庐的山水就这么被裹挟进一场乱事。
其实不管是军事要冲,还是诗画圣地,桐庐的角色全在于是何人主导它。
富春山水里的宗族聚落
桐庐是浙江的“八山一水一分田”之地,村落就散落在山水之间。本乡本土的慢生活,就在白墙黛瓦的江南古村里隐藏着。

荻浦村。白墙黛瓦的民居下,是鹅卵石和黄泥砌成的牛栏。

中国最美图书馆——云夕深澳里书局。
深澳村,距今已有900年历史。明清古建筑遍布村中,以弄堂相接,铺展在江南山北之地。这个古村因血缘亲族聚居而成,村民大多复姓申屠。古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中,离不开家族相帮、邻里互助。这种典型的宗族聚落,充分展示着家族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是传统中式生活的标本。

桐庐的村落总是被青山环绕。

桐庐富春江镇茅坪村的传统习俗“抬老爷”。迎神、送神对一些村庄来说,至今仍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仪式。
桐庐人的如此生活方式,甚至在当地食俗中也有体现。米粿,桐庐人年节庆典之中不可获缺的重要成员。这种白白胖胖的米制小食,总是在七大姑八大姨的家长里短中诞生。钟山豆干,桐庐小吃中的佼佼者。豆制品是中国农业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家庭作坊产品之一。磨浆、点卤、过滤、重压,哪一样也不是凭一己之力轻轻松松完成。


桐庐莪山乡戴家山。
自严子陵之后,这里似乎一直带着一种隐逸的气息,莪山畲族乡的大山里甚至还藏着大城市来的书店。不过,隐逸是外地人的追求,本地人只会安安静静地看着感慨万千的都市来客,笑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山水,是中国文人最心爱的意象之一。桐庐面山背水的地理环境,正是它得以积淀人文底蕴的天然吸引力,也由此产生了独特的地域气质。郁达夫到此一游,立马承认:“倘使我若能在这样的地方结屋读书,以养天年,那还要什么的高官厚禄,还要什么的浮名虚誉哩?”

如果能够逃离现在的生活,你最想去哪里?
文丨伊森
图编丨鲸鱼
参考资料丨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范亚昆《民宿时代》
《博物》总第92期
《中国国家地理》总第615期
本文图片来自视觉中国、网络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