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启水代表:两条“铁腿”领着乡亲走上致富路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宁启水代表:两条“铁腿”领着乡亲走上致富路
新华社记者 郑昕 高敬
“快20年时间里南宽坪镇的山路我走了8万公里,穿坏了100多双鞋,背坏了8个背篓……”全国人大代表宁启水说起自己的经历时,黝黑的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
宁启水是国网陕西山阳县南宽坪镇安家门村党支部书记,负责维护南宽坪镇几个山村的用电工作。分布在山沟沟里的400多户人家,就是宁启水负责供电保障的“客户”。
这里地处秦岭南麓,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就在几年前村子里连路都不通。宁启水去老乡家抄表收费、抢修故障,全靠两条腿翻山越岭。每个月单是抄表一项,他就得花上半个月在山里,每月上下山步行的距离都超过300公里。
他的服务范围却不止群众用电一项。每次上山,在他身后的背篓里,除了专业器具外,还装着给山里的老人和困难群众捎带的米面油盐等生活必需品。农忙时节,乡亲们的化肥、种子也经常让他帮忙背到山里去。他的背篓常常有几十斤重。要知道,普通人空手上山都觉得辛苦。
因为有一双坚定的腿和一颗热忱的心,宁启水被群众称为“铁腿”电工、“背篓”电工。
常年在大山沟里跋涉,宁启水摔伤过、被马蜂蛰过、被猎人的兽夹夹伤过,但他从没想过放弃。这些年,供电所的领导同事来了又走,他却一直坚守在这里。他说,虽然很辛苦,但一想到乡亲们能安心用上电,再苦也值了。
他服务群众的真心,赢得了群众更深的信任。2011年,他被选为安家门村党支部书记。这位“铁腿”电工的肩上,除了背篓,又增添了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新使命。
怎么尽快让乡亲们富起来、改变乡村面貌,成了他时时放在心里的新课题。宁启水和村党支部、村委会研究后决定,扩大黄姜的种植规模。
“黄姜虽然生长周期长,但是收益却比种苞谷大得多。村里有些乡亲没种过,心里难免有顾虑。我就从县里、市里把种植能手、专家请过来,在村里给大家做培训。”他说。
思路打开了,乡亲们纷纷琢磨起致富门路——有的因地制宜在坡地种植柴胡等中药材、条件好的老乡家里还养起了生态土猪。这几年,中药材、生态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没有路,这么多的好产品却运不出去。村里通不上动力电,产品在村里又加工不了。基础设施薄弱拖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后腿。还有的村民家门口被一条小河跟外界隔断,水小的时候尚能蹚过去,水大了只能绕山路,几分钟的路程需要两、三个小时。
在多方努力下,去年山里终于修通两条硬化公路,能够通往其中4个村组,但目前还有几个村组没有通路。乡亲一直盼望的一座新桥也正在建设中。
宁启水发现,基础设施落后不仅是他们一个村、一个县的问题,而是不少贫困地区共同的困难。今年他就把加大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力度等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上。
“我53岁了,可能过几年就不能背起三、五十斤的背篓给乡亲们送物资了。”宁启水说,希望加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是村村通上动力电、家家户户门前都有路,就能为乡亲们铺出产业发展的致富路。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