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网 - 江苏省生活资讯综合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 苏南网 -> 热点

大杂院如何实现微更新再生长?更新与共生理念被尝试

栏目:热点    时间:2018-02-09 07:39   来源: 苏南网   阅读量:19570      关键词:

旧城改造后

大杂院如何实现微更新再生长

一个寻常的下午,茶儿胡同8号院在放学之后迎来了一位常客。住在对面院子的小满风风火火地闯进半掩着门的院子,径直跑入开着电暖的图书室。

青砖隔开了屋外的严寒,大片的玻璃又让金色的阳光透进来,小满钻进北侧一个相对私密的阅读小间,打开夹在书架上的台灯,开始翻阅起《森林报》、《福尔摩斯》、《小牛顿科普馆》等儿童读物。

小满刚上一年级,却已经戴上了眼镜。眼看着他的眼睛离书越来越近,照看着图书室的实习生阿水喊了他一句:“小满,你眼睛不想要了?”小满转头应了一声,赶忙把书拿远。

未经雕饰的屋脊下,略有开裂的房梁被装点气氛的成串小彩灯缠绕,地板上摆放着适合儿童高度的木桌、小椅和矮书架。

小满看着书,阿水正在用电脑处理事务,负责看护院子的满大爷目光在两个晚辈身上游移。窗外,同院的邻居王大爷正走过他放在屋檐下的旧报纸、纸箱子和蔬菜水果。他的另一侧,一棵古槐的树冠凌驾在整个院子上空,踩着用旧砖垒成的台阶,就能上到屋顶上,摸到它最矮的那根枝丫。

过去三十年,北京旧城快速且大规模地进行着更新,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护旧城独特的城市形态和文化?如何在改造中保留城市原有的肌理和文化特质?如何让居民在改造中受益?一种“更新与共生”的理念正在被尝试。

微尺度的街巷空间

茶儿胡同8号院位于大栅栏地区,不同于一般的四合院,这里还是咸丰年间重修旧址。经过一百五十余年的岁月,除了尚存轮廓的正殿屋顶,这里已经看不到古寺香火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市井生活的烟火气和精心改造带来的活力。

“这个院子里以前住了12户人,现在剩下两户,有一位老太太楼房住不惯,又搬回来了,所以现在还住着三户人。”去年,机缘巧合下,阿水受雇于改造这个杂院的标准营造建筑师事务所,负责院子的运营。

跟所有杂院一样,当初的12户人各有一间小屋子,空间不够,就在院子里盖起小厨房、杂物间。如今,大杂院如何利用改造,成了建筑师面对的难题。

“这些加建是居民互相博弈、妥协的产物,在不大的边界范围内,形成了非常有趣的社交网络和充满想象力的空间属性,甚至在院内构成了微尺度的街巷空间。”建筑师张轲写道。

“城市是以不断累积的方式向前演进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聚落形态和生活方式都是这个历史中值得被尊重和记住的层次,更不用说那些已经成为北京老城标志性院落形态的大杂院。”

基于这种理念,8号院的改造保留了原有大杂院的空间特质,居民们加建的结构被重新设计、修复和再利用:东屋凸出的部分成了阅读平台,西屋的加建成了艺术教室的一角;院中的两个厨房,一个被保留为茶水间,另一个成了小小的艺术展厅;朝向庭院的大玻璃窗让空间更透亮,而从墙上拆下的旧砖,则围绕着两个厨房垒成旋转式阶梯,直通屋顶的小露台。

改造后的8号院被命名为“微杂院”:既在保留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对空间进行了微更新,也保留了杂院的文化特质。张轲说,大杂院是有价值的城市形态,应充分利用改造。

是公共空间,也是家

在大栅栏这样的旧城区,优质的公共空间资源是稀缺的,张轲希望填补这个空白。

“2014年时只在东屋凸出部分用木头搭了一个阅读空间,后来张轲老师发现小朋友们经常来这里读书,他也希望能建一个与本地居民能有更多交流的场所,就做了整体的改造。”

如今,这里有儿童图书室、艺术教室、舞蹈多功能室和带露台的茶水间与艺术展厅。阿水介绍,“微杂院”的定位是儿童图书室与艺术中心,周二至周日11点至19点对外开放,胡同里的小朋友可以一起看书、写作业,同时这里也是居民们进行公共生活的空间。

“胡同里居住的这一代孩子,大部分都是外来人口的子弟,父母在附近做小生意,孩子们其实没有太多机会去了解北京的其他地方和学习之外的事情,所以我们每个周末都会组织不同的活动,剪纸、跳舞、皮影,家长带着小朋友来,从而带动整个社区互相之间以及和外界之间的交流。胡同里的巡逻员也经常来茶水间煮点热水喝。”

而仍居住在8号院的三户人家,在经过最初的磨合后,也接受了院子功能的改变。

“居民一开始不理解是正常的,夏天的时候,古槐下特别清凉,小朋友就会在院子里跑,如果换做是我,有一堆人成天在我家跑来跑去、做的事情也与我无关,我肯定会烦躁,所以也是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我们为他们的房子做了免费的修缮,为了不打扰他们休息,周末的活动都在下午两点到四五点之间,小朋友进来之前我们也会提醒,我们是在共用这个空间。”

夏天时,王大爷会坐在院门前抽烟,小朋友来了都会先跟他打招呼:“王大爷好,我们来玩了!”王大爷就会说:“哎好,你们去吧!”

“在这个过程中,王大爷也在学着怎么跟其他人沟通,他一个人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几乎没出过这个社区。”阿水觉得,王大爷不见得对这个项目有多好的观感,但这个项目确实让一些新东西进入了他的生活,“现在有人进来,我可能没有第一时间看到,王大爷就会上去介绍他所知道的关于这个院子的事情,比如这棵古槐有六百年的历史、这里原来是个寺庙等人多了他也会很高兴。”

王大爷的厨房就在茶水间和艺术展厅之间,窗外还摆着古老的脸盆架,他每天买的水果、蔬菜和报纸就摆在图书室外的走廊地面上,一墙之隔,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共生。

共生中的社区更新

除了茶儿胡同8号院的“微杂院”,标准营造还在白塔寺地区尝试了更新与共生。

这座冂字形的院子隐藏在宫门口四条中,150平方米的空间内曾经居住着7户人家,在全部腾退后,由标准营造进行了翻修改造,三间屋子均露出了最原始的横梁立柱木架结构,朝向庭院的一面全是落地的玻璃窗,内部是阅读空间与活动空间。

这座简约的建筑目前被著名科幻作家郝景芳所创立的公益项目“童行书院”所租用。童行书院市场总监杨静告诉记者,她知道不少腾退改造的院子,但有些空置不用,有些关起门来做起了高档会所、民宿,而这个院子是对公众开放的,且利用率较高。

“这里的孩子也不多。去年设计周的时候,艺术家们通过走访找到了附近社区十岁左右的孩子。孩子们也因此知道了这里,工作日下午4点到7点,我们会对他们免费开放,他们每天都来这儿写作业、聊天,遇到考试,他们就在这儿复习。”

周末,“童行书院”会组织一些课程和活动,寒暑假会组织冬夏令营,通过微信群来通知小朋友参加。杨静说,“童行书院”本身的理念就是教育创新与共享,这与建筑师所倡导的更新与共生理念是契合的:“希望能把新的东西带给周边的居民,包括空间、教育、文化和开放的态度。”

这里虽然还没能实现一个院子内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共生,但标准营造仍为居住条件的更新提供了一种可能:他们设计了一个一体化模块,正方体的四个侧面分别是简易厨房、通顶书架、卫生间、洗衣机与烘衣机,收纳格可用做梯子通向二层床铺。

这个模块就放在阅读空间里,占地4.5平方米,能够在空间紧缺的胡同里实现小尺度上的居住功能与舒适生活。建筑师们希望,类似的产品能在旧城改造中推广,改善胡同生活中最迫切的基础设施问题,从而实现居住条件的微更新。

本报记者 白歌 J249 供图 标准营造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